〔蔚昀談公民教育要從小做起即使長大了也要終生學習〕
選舉和公投結果,雖然令人失望,但我不意外。畢竟,在此之前,我們已看過英國、美國、波蘭保守勢力的崛起和壯大。這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,你可以不喜歡它,可以反對它,可以嘲諷它,但你不能輕視它、無視它、拒絕了解它,否則,它有一天會將你逼至牆角吞噬。
關於民進黨為何會慘敗,國民黨為何捲土重來,還有假新聞和同溫層效應,許多人已說了很多,說得也很好,我在此不贅述。今天看到雪羊視界說,可以失望,但不能絕望,也是我想說的話。(雪羊的貼文連結請見留言)我再多補充一句:還有,不要因此而喪失自信。如果我們喪失了自信,覺得台灣人就是沒有民主,就是沒有腰桿,那我們就中了威權者的計,變成了《跳舞的熊》一書中,面對自由不知所措、只好回去跳舞、乞求馴熊師回來幫我們的生命負責的熊。對於曾經不自由、被奴役的熊來說,連冬眠都是需要自信的,我們雖不冬眠,但我們也需要自信,才能做很多事,比如,不害怕人生,不害怕抉擇。
另外還想說:不要因此怪罪民主。我們必須記得,民主不是會來照顧我們的東西,而是我們必須去照顧的東西。就像盆栽,只有你天天澆水,它才會長得好。
關於民主,有一本西班牙繪本《什麼是民主?》(Equipo Plantel文,Marta Pina圖)講得很好。這本書其實是舊瓶裝新酒。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死後,巴賽隆納的出版社La Gaya Ciecia在1977年出了一套四本的「明日書」,和兒童及青少年談什麼是民主制度、獨裁者、性別和階級。2015年,西班牙出版社Media Vaca沿用原版文字,找人畫了新插畫,新版的「明日書」獲得了2016年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知識類首獎。在講民主的書中,有這樣一段話(PS 我的版本是波蘭文譯本,Tomasz Pindel翻譯,Wydawnictwo Tako出版):
「然後,要讓每個人都能掌控所有的事,不然的話,就會變成只有一個人在掌控所有的事。因為人們很容易被漂亮的話語、金錢和之後不會實現的承諾欺騙。
每個人都是政權的一部分。有些人擁有的代表比較多,有些人擁有的代表比較少。因為有些人獲得的票數比別人多。」
民主就是我們。政權就是我們。我們必須為自己負責,自己渴望自由,因為,沒人會來幫我們負責和渴望。
那要怎麼負責和渴望呢?老實說,我不知道。能想出的只有,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。繼續翻譯、寫作,繼續在體制內為性平教育、國文教育和家庭教育盡一點力量。做這些有用嗎?不知道,但總比什麼都不做好。畢竟,也有那麼多人沒有放棄,還在繼續努力,我想和他們一起。
這兩天,我一直想著《麥提國王執政記》中的麥提在面對改革失敗、國家面臨危難時所說的話:「過去的事無法彌補,在危機中,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和理智。現在我們不應該想過去發生了什麼,而是要想:情況本來應該要如何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,我們又該怎麼做。」
我想,他不是過度樂觀,也不是不想面對過去的失敗,而是很實事求是地面對現實。